top of page
美英

何振岱诗词赏析之九 《闰七夕洪山桥酒楼》的前世今生

原稿:

闰七夕洪山桥酒楼

——何振岱

西村江水带平田,菑後農家尚有年。

人伏稻丛惟见笠,羊循草路不须鞭。

微覺暑殘涼意生,池菏犹送晚香清。

停车山径知何意,记听寒蝉第一声。

布帆一片是渔艭,天卷长虹入小窗。

枫叶芦花都未有,只凭寒日看秋江。

松間千百點流螢,照見二更江路青。

我愛輕涼足醒酒,憑渠疏雨换明星。

修订稿:

洪山桥酒楼小集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  ——何振岱

西村江水带平田,灾后农家尚有年。

人伏稻丛惟见笠,羊循草路不须鞭。

百年江市变荒凉,瑟瑟残楼断水香。

欲与荷花寻旧约,蝉声五里到洪塘。

大树通檐隐半身,时鱼上网斫青鳞。

一楼秋事知谁称,不着诗僧即酒人。

晚潮已落见渔艭,天卷长桥入小窗。

枫叶芦花都未有,只凭寒日看秋江。

        《闰七夕洪山桥酒楼》是何振岱颇为满意的绝句作品,一组四首,其第三首最为著名。这组诗最早收录在陈衍与钱仲联编纂的《近代诗抄》中,后收入何振岱《觉庐诗存》倦余集•卷二。在《觉庐诗存》里诗人做了较大的修改,所以前后对比,两书中的诗有了不小的差别。其题,其诗,其句,其意,其感觉,其结构,都在变化,其变化中流露的虽是艺术感觉的不同,从中可窥见的则是他的心境的变迁。所以今天有兴趣来谈谈这《闰七夕洪山桥酒楼》前后两个版本的不同之处,尽可能多地找出这些变化,寻找出他的艺术轨迹并由此挖掘出诗人的人生种种。

我们先从诗题说起。

        原诗题《闰七夕洪山桥酒楼》,后改为《洪山桥酒楼小集》。先说说这两个不同的题目。原题中有“闰七夕”的时间特指。何为“闰”?“闰”即双也,在中国历法纪年中,闰年有13个月,即在闰年中有某月为双月,是为闰月。此题中的“闰七夕”表明了这首诗作于某年的闰七月,也就是这一年中的第二个七夕节,所以叫“闰七夕”。这一个“闰”字看似不起眼,但循着这个字,让我追寻到了这组诗创作的确切年份,知道了该诗作于1919年在诗人52岁时,修改于约1938年《觉庐诗存》成书前诗人70岁左右。从前后不同的诗题来看,作者在修订稿中去掉了“闰七夕”这个特定的时间概念,这大概是因为“闰”在原诗中只是时间的记录,在诗意中并未体现,所以在后集中,这种时间概念已经淡化,所以他去“闰”,只以地点来记之。不过我认为,正是“闰七夕”这个特定的时间让“洪山桥酒楼”有了特定的意义和更丰富的内容,烘托出了“洪山桥酒楼”的气氛和情感。而修订过的题目与诗中内容虽具有更完善的统一,却过于中规中矩。没有了“闰七夕”的年代感,但同时也失去了蕴含在其中的饱满的气氛。让身临其境之感消失,这就是时间的隔离。


第一首:

西村江水带平田,灾后农家尚有年。

人伏稻丛惟见笠,羊循草路不须鞭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一首是在整组诗中唯一没有被改动的诗。它之所以没有改动我想是和它的“首篇位置”有关。我们说过起句的作用是为定调,是“情调情味之定”。那么在一组诗里,首篇的作用就好比是一首诗中的起句,为整组诗定调。这组诗里的情调情味如何,是喜是悲,是愁是怨,皆为这个首篇的马首是瞻。既然如此,那么后诗或后句即循调即可,所以这第一首便有了不改的理由。

        第一首诗写的是酒楼之上的登高望远,村庄,江水,农田,田中的稻,稻中的人,以及田野上的小路,小路上的羊群,一副平静的乡村景色。但平静之中又暗含着不平,那就是“灾后农家尚有年”中的这个“灾”字。这“灾”字便是这组诗的调,所以前后两版的改与不改大都围绕着这个“灾”字所暗含的情味来进行。


第二首:

微觉暑残涼意生,池菏犹送晚香清。

停车山径知何意,记听寒蝉第一声。

修订版:

百年江市变荒凉,瑟瑟残楼断水香。

欲与荷花寻旧约,蝉声五里到洪塘。


        到这第二首便面目全非了,改的一句不留。为什么?理由有二:一是情味,二是结构。

        从情味上讲,原稿中无论是“微觉凉意”,还是“池菏香清”,亦或“停车寻意”,还有“寒蝉初鸣”,其中流露出来的“惬意”感,和上篇中的“灾”所定下的情味是相隔离的,因为灾字一出必有其忧。在一组诗中,其情味相距不可太远。诗人显然是意识到了这一点。在修订后的这首诗中,从“江市荒凉”,到“残楼断香”,从“寻旧约”到“到洪塘”,无不承接着“灾后”之景,之意,之感。让人一路读下来没有了突兀和旁逸感。情味若相通脉络则不断,读时便有了情感上的顺接,这便是结构的稳定。

        这首修改稿显然是第一首很自然的承接。是前一首登高望远,不同角度的转换。是它的延续,发展和深入。从这一点上看,这是相当不错的改变,考虑到了诗的整体,从中也可以看出此时诗人对于诗的整体认识是有一个不小的飞跃。



何振岱作品


第三首:

布帆一片是渔艭,天捲长虹入小窗。

枫叶芦花都未有,只凭寒日看秋江。

大树通檐隐半身,时鱼上网斫青鳞。

一楼秋事知谁称,不着诗僧即酒人。

第四首:

松間千百點流螢,照見二更江路青。

我愛輕涼足醒酒,憑渠疏雨换明星。

晚潮已落见渔艭,天卷长桥入小窗。

枫叶芦花都未有,只凭寒日看秋江。


        原版的这个第三首绝相当的出名,在关于的何振岱诸多研究性论述中多有提及。据说这是何振岱最为喜欢的一首绝句,也同时极为他的贤友大儒们所推崇。这首诗清冽干净,运笔利落,毫不拖泥带水,却把视线中的动感“渔艭”,色彩“布帆”“长虹”,意象“枫叶”,“芦花”,以及心意“只凭寒日看秋江”的表达诠释的淋漓尽致。何振岱是个感性之人,这种感性表现在作品中,是常流动着的一种情愫浓酽不开。而在这首诗里我们看见的是,诗人临窗望远,眼前有布帆悠然远去,有江风徒自吹来。看不见“枫叶芦花”却能装点诗意,傍晚日落江心却得窥日中之“寒”。四句中不着情字却情自在其中。整首诗画面感极强,而人物则就在那画面当中。它的宽阔和大气有一种将所有的景色尽收眼底的统领感和由“感悟”中而来的升华感,所以,这首诗在修订版中被放在最后一首作为“总结”是极好的安排。

        修订版还将第一句“布帆一片是渔艭”,改成了“晚潮已落见渔艭”,第二句中“长虹”改成了“长桥”。“长桥”的修改不用说是为了扣应题面中的“桥”。而“布帆一片是渔艭”,与“晚潮已落见渔舰”前后的不同,则让我们看到了他前后诗风的变化,前者清凌干净,后者圆润温存,将“布帆一片”改成“晚潮已落”,其用意大概是为了变实为虚,增加诗意,却和诗题一样显得中规中矩,失去了原句中那种干净利落的透视感。情感也上犹豫粘黏,缺少了点个性。我想他大概是为“稳”而此。这兴许就是经历的不同,年龄的不同中在诗中的表现吧。

在两组诗的变化当中,其最大的变化是在结构的变化上。在原诗的四首当中是没有起承转合的,整体的情感搭配也“隔”。在修订版中,他不惜换掉两首来纠正这一点,并用“大树通檐隐半身,时鱼上网斫青鳞。一楼秋事知谁称,不着诗僧即酒人”替代“布帆一片是渔艭”的位置,其用意不言而喻。这修订后的第三首中让人物从景后走到了台前,让前两首景物的“瑟瑟”唤起了一腔愁绪——“一楼秋事知谁称,不着诗僧即酒人”。——谁能承得起这一楼秋事呢?且让它入酒,不做诗僧做酒仙吧!一种沉郁,一种无奈,触景生情,诗酒红尘。这不就是起承转合中的“转”么!

        修订版第一首写“灾”,第二首承“灾”之意,第三首人物出现,第四首作了总结。完美的起承转合。无形之中有了一种“稳重”感。

       修订版的艺术表现更加娴熟。但也有情感上的粘黏和迟疑,多了些艺术,少了些洒脱和自由。这大概就是年纪不同,心绪也不同吧。我们说,诗言志,诗写心,诗的语言最是人心的写照,片言只语中流出的是心境的变化。如果让我从这些诗句的的不同的感觉中去勾勒诗人的形象和个性,那么我会说,前者是谈笑风生,后者是温良娴静。前者恣情潇洒,后者谨言慎行。这就是诗的魅力所在。


申美英



申美英:美国洛杉矶作家协会会员,《洛城诗刊》古诗词栏目编委!中英文双语杂志《诗殿堂》古诗词栏目副主编!

8 次查看0 則留言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