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展览前言
大潮退去顯風流 ——常玉和他的藝術
2019年11月,油畫《五裸女》,以3.039億港幣成交,一生落寞的藝術家常玉突然成為街談巷議的話題。 常玉在上世紀20年代留學法國,是旅法藝術家群體中的一員。這個群體在中國現代藝術史上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,如徐悲鴻、林風眠、龐薰琹都緊隨時代,在中國社會巨變中立於藝術領域的潮頭,其影響力不言而 喻。
常玉1949年後從未回過中國,他在法國曾嘗試緊跟藝術時代的浪潮,但生前沒有機會贏得市場的認可,也未載入 “藝術史”的宏大名單。歷史上許多藝術家也都是如此,掀起大浪的沒有幾位。常玉是一個散漫之人,是一個藝術 “個體戶”,他被發現主要仰賴那 些沒有忘記他的研究者。在他去世 50年後,他的作品拍出了天價,贏得了市場追捧,這與當年梵高的經歷何其相似!時代浪潮退盡 以後,曾經深埋沙礫中的藝術家方被發現。這涉及到藝術史的書寫。我們現在讀到的藝術史本質上都是 “短視的 ”,一百年、兩百年 以後的歷史書寫還會和今天一樣嗎?
此次展覽的20幅常玉作品是根據油畫製作的限量版畫,主要分為花卉、人體和動物題材,根據 內容的差別可概括為“繁花”、“清 遠”、“倜儻”、“童話”四個系列。
常玉雖然早已離開這個世界,但常玉的藝術已開始散發出光芒。藝術是這個世界最美好的東西,希望此次展覽讓大家更好地了 解常玉,了解他的藝術和人生。感謝此次展覽的主辦方何振岱文化研究(美國)基金會,以及承辦方彼岸文化傳媒集團,祝願展覽圓滿成功。
時向束 獨立研究者、美術學博士
11/o6/2024-o1/19/2025 Wednesday - Sunday, 11:00-18:00
2492-2494 Huntington Drive, San Marino, CA 911o8
“繁花”系列是常玉作品中數量最多的,構 圖方式具有典型的常玉“範兒”。其中橫式 構圖舒展、飄逸,豎幅構圖則屈曲盤繞, 甚至黃鸝立於孤枝點花之間,傳遞出畫家 特殊的圖像模式。此外我們也可以看到兩 幅台北故宮收藏的宋代繡品,其中的花卉 構圖與常玉的豎幅花卉構圖頗為“神合”。
“繁 花 ”系列
“清遠 ”系列
展品中兩幅荷花、一幅瀟竹可歸於“清遠”系列 ,那圖像源自中國傳統詩意,竹象徵著有節, 荷象徵著清高,我們也可以對比常玉筆下“勁 竹”、“清荷”與中國傳統藝術的異同。常玉的畫 面線條利索,但這線條不是傳統中國筆墨的意 味,更像意大利麵條,從頭至尾鐵線般勾劃, 顯示出現代主義的形式訴求。
“倜傥”系列
他畫的人體“倜傥”有加,簡約的造型,疏朗的鐵線勾 勒,體現出他對女性人體美的獨到觀察,這也是他被 稱為“東方馬蒂斯”的原因,但我覺得他的線更有特點 ,他的人體畫背景大多是淺色的,非常類似宣紙的顏 色,這也許還是中國畫留白意識的反映。 西方人體繪畫受到文藝復興藝術大師喬爾喬內的廣泛 影響,從古典主義畫家安格爾的名畫《大宮女》,現代 主義畫家馬蒂斯、畢加索的裸女繪畫,都能感受到與 喬爾喬內傑作《沉睡的維納斯》的關聯,常玉筆下的人 體也受到這些不同風格作品的滋養。
“童話 ”系列
在常玉的畫裡,時常會闖入一隻打滾兒 的小貓、若干紛飛的蝴蝶,這些小動作 讓靜止的畫面變得喧囂起來。當然,他 還有些作品裡只有兩匹白馬,或者三匹 追逐、奔跑的斑馬,這樣的畫面傳達出 一股老頑童天真的情趣,背景的空曠也 讓人頓悟宇宙蒼涼的本質。 台北故宮收藏有清代意大利籍畫家郎世 寧的《八駿圖》、《百駿圖》,其中各種姿 態的馬與常玉繪畫中的姿態頗為相似, 但“意味”各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