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美英

何振岱诗词赏析之六 捡拾起一颗遗落的珍珠•《谢友人赠石砚题诗以感之》

谢友人赠石砚题诗以感之

——何振岱

选砚久难得,

山居尤苦艰。

平生蓄数石,

苟有聊自安。

故人知我意,

持赠结我欢。

吾乡莘田氏,

藏砚斋名端。

出宰逢端州,

一石不妄干。

所藏无官物,

完洁无微斑。

二娘遗芳在,

朱墨毋轻研。


       何振岱爱砚,爱之如痴。友人知他爱砚,常以砚赠之。于是他的笔下就有了许多赏砚诗或谢赠诗,比如:“一砚如心必我期,摩挲曾共夜灯迟”,“辩石见为人,精灵存此砚。愿子慎濡毫,毋愧衔花燕”。“秋山割出片云青,小篆长洲手自铭。画史风流人不识,蓝衫沿敝石犹灵。分从郎署留遗迹,剪送鸡林仅一翎。鸜眼眈眈如视客,晴窗为话却金亭”。这些诗均收录在他的作品集或作品补遗中,纪录着他的痴心之爱。




何振岱的 “十三太保”端砚

收藏于福州市博物馆


      有一首诗很特别,是他的晚年之作,写于何振岱84岁时。也许是老人家仙逝前尚未及将它归入任何作品集中,所以这首诗从未在他的作品集里出现过。它就好比是一颗珍珠遗落在作品集之外。在世间唯一留存的仅是一纸墨迹,就是下面这张图片里的这首诗。五言古体,内容为友人送石砚,题诗以感之。由于原诗没有题目,我自作主张给诗加个题目叫《谢友人赠石砚题诗以感之》。




何振岱作品


       此诗体取古风,有乐府遗趣。在体制上与他的格律诗相比更加自由,语言自然,简洁流畅,态度温良而又澹然。他在平淡地叙述一件事情的同时又潇洒地自如笔指所向,这和前几期里《春感》中的感觉截然不同,退去了年少时的凌厉,增添了几分平静,有一种看透世事的岁月沉淀感。

      诗一开始便写了他爱砚之痴和选砚之严,同时也间接地表明了此石之珍贵。“选砚久难得,山居尤苦艰。平生蓄数石,苟有聊自安”。此四句以自我为起,写自己的情志所在。这里的“山居”是一种自谦的说法,有避世之感,谦称自己的身份普通,能得到一方好砚尤为难得。此意为后面的获赠“名端”起到了引领的作用,流露出自己感之深切以及获赠之欣喜和感激之缘由。“蓄”:蓄存,蓄藏。“苟”:姑且。“聊”:聊以慰籍。这几句的意思是说:选得一方好砚是多么的不易,尤其是像我这样的“山居”之人。平生聊存几方砚石,姑且慰籍心头之好,聊以自安其心。此四句为引起。

       诗之起承转合不仅仅是格律诗的章法,也是所有为诗为文之规矩,古风亦然。既然前四句是起,那么,起之过后便是承了。“故人知我意,持赠结我欢”。很明显的承由起入,句法相生。我识砚爱砚,却久不得好砚,故人知道我的心意,便“持”---拿来端砚赠我,以图让我欢心。因为这个“故人”所赠之砚可不是凡物,它来自“吾乡莘田氏,藏砚斋名端”的所藏名砚。从这一句起,他开始介绍“莘田氏”其人其砚。“莘田氏”:指清代著名诗人,砚石收藏家黄任。黄任,字于莘,又号莘田,自号十砚老人,十砚翁。福建永福人,为官清正,拂袖罢官。所藏砚皆精品。这就是说诗人获赠的这方砚来自黄任的收藏,必是一方无价之宝。既是名砚,可见诗人写这首诗以示感谢之意之深厚,也间接表达了所得不凡之物的欣喜之意。

        在“莘田氏”的解释上,曾费过不少琢磨,也曾和诗词理论家舍得老师讨论过,当时最接近的解释是“莘田氏”应该是端州县官之眷属。感谢藏砚名家杨同学提供的资料让这一句得以正解。这里的“斋”有家舍的意思,也有用心庄严的感觉。这句的意思是说:我乡里的归隐之人“莘田氏”是个爱砚之人,在家里悉心收藏着许多名贵的端砚。

        接下来便是交代“莘田氏”这个人了,他为何能有那么多“名端”呢?原来他曾“出宰逢端州,一石不妄干。所藏无官物,完洁无微斑”。“出宰”:出任官职。“端州”:即出产“端砚”的地方。这里是说“莘田氏”曾经出任“端州”的父母官。“一石不妄干”。“妄”:乱也。“干”:求也。意为“莘田氏”为“砚”和我一样,爱之痴心,选之严苛,求之有道。也间接表明了所赠之物绝非平常之物。而是和“莘田氏”的所有收藏一样“完洁无微斑”。这里的“完洁无微斑”是个双关语,即言物,也说人。即是对“莘田氏”所藏之物的赞美也是对其自身品性高洁的赞美。其身为端州的父母官却“所藏无官物”,皆为自己收藏,当是“完洁无微斑”之人。

       最后的结句强调了此砚之珍贵:“二娘遗芳在,朱墨毋轻研”。“二娘”:即顾二娘,为清时期的制砚高手,所制作砚台秾纤合度,巧若天工。当时的文人墨客皆以能获得顾二娘制作的砚台为荣。这里他以“二娘遗芳”来赞美此赠砚,可见此砚之珍贵,以至于“ 朱墨毋轻研”。不要轻易来使用它。

       诗人识得一首好诗如同获得一个珍宝,更莫说该诗出自一位八十四岁老诗人之手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它也许是何振岱生平的最后一首诗也说不定。所以这首诗对于何振岱的研究者来说可谓弥足珍贵。它的价值不仅仅是他的艺术性,更重要的是他的史料感。它的失而复得,能让我们一窥诗人晚年时的心境以及窥见其作品在不同时期的风格。诗写其人,人言其志,岁月和故事都藏在字里行间。多亏了何振岱的后人何欣晏女士的珍藏让这首诗面世,将这颗珍珠捡回,让我们得以赏之,品之,存之,研之。无论如何,它将会是今后何振岱作品修订本中必然增添的一笔亮丽。额手称庆。共赏之!    


申美英



申美英:美国洛杉矶作家协会会员,《洛城诗刊》古诗词栏目编委!中英文双语杂志《诗殿堂》古诗词栏目副主编!



这是当代的砚石藏家收藏的黄任的端砚:



关于砚台的知识点:

      砚台是中国传统文房用具,因其质地坚固,传百世而不朽,被历代文人列为珍玩藏品之选。从唐代起,广东端溪的端砚、安徽歙县的歙砚、甘肃南部的洮砚和河南洛阳的澄泥砚被并称为“四大名砚”,尤以端砚为首。端砚上的纹彩和石眼是在长期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天作之美。端砚的纹彩有青花、鱼脑冻、蕉叶白、玫瑰紫、胭脂火捺、猪肝紫、冰纹、翡翠等,文人雅士穷其辞藻,把端砚形容得花团锦簇。端砚的石眼名目甚多,如鹤哥眼、鸡翁眼、猫儿眼、鸭鸽眼、绿豆眼等;总体上可将其分为活眼、死眼和泪眼三类,以活眼尤其晕层愈多愈青碧且直径逾1厘米者为极佳,死眼居其次,再下为泪眼,但泪眼尤胜无眼。





12 次查看0 則留言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